賀陽教育集團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中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
保定訊 疫情無情、校園有愛,青春學子、陽光心靈。隨著校園實行全封閉式閉環管理以來,學生的活動范圍隨之縮小,學習生活環境單一乏味,正處青春躁動期,思想情緒、精神狀態、郁悶心態由“隱性”變為“顯性”。保定賀陽教育集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動靠前,深入院校,走近學生,采取心理測試、摸底排查、心理輔導、心理回訪、建立檔案、危機干預、知識講座、舉辦活動等方法,開展內容豐富,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效果良好,促進了校園和諧穩定。
專家講座
心理教研周例會
心理輔導教研
打鐵還需自身硬。
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復雜,綜合難度大的工作,需要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的前瞻思維,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。中心引入了省級、國家和歐美先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念,采取線上與線下、講座與教研、教師與學生相結合的方式,組織專職心理工作人員和輔導員參加了高校心理危機干預、《高校心理排查與回訪工作要點》《自殺危機的合作式管理》《二級學院的心理危機干預》《自殺危機干預》等20余場培訓,通過培訓,提升了輔導員科學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和能力。
走進學生宿舍開展活動
普及心理健康知識。
凡事預則立,不預則廢。一組心理普查測評數據顯示:對18078人進行了問卷調查,輕度抑郁傾向有469人、中度抑郁和焦慮傾向305人,評估心境障礙人數774人,可見心理危機有一定的人群和數量,普及心理知識,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常識迫在眉睫。心理健康中心在普測后及時進行一對一回訪,對重點心理危機學生采取學院監護、心理咨詢、轉診??漆t院等安全措施,做到了心理危機學生動態清零;邀請河北省第六人民醫院心理健康專家,研究生導師于雪竹教授給學生作心理健康知識講座;給輔導員印制發放了心理危機干預手冊;組織心理委員和學生參加了12場“同舟共冀 齊心戰疫”心理疏導講座和“心理健康知識競賽”,增強了心理健康知識與自我調節能力;制作“心理援助熱線”展板張貼在學院醒目位置,使學生在遭遇心理問題后,求助有門。從“羞答答”、“遮遮掩掩”、“不好意思”到敢于面對,坦誠交流,解決心理問題的心態從被動到主動,
發生了質的飛躍。
沙盤療法團隊輔導
心理健康月活動
開展心理健康活動。
如何讓學生在疫情防控封校中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,消除消極情緒,該中心舉辦了寓教于樂、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活動。
“人間有情,手語傳愛”,讓學生感受殘疾人的身殘志堅,熱愛生命,敬畏生活;“傾訴煩惱,交換快樂”,煩惱與快樂就在一念之間,讓學生在活動中尋找快樂與解決煩惱的方法,增進了學生心與心的交流;“萌動青春,悅在素拓”,則呼吁學生放下手機,走出宿舍,拒絕平躺,積極加入到團體素質拓展活動中來,提高身體素質,增強凝聚力,釋放心中壓力;“和諧宿舍,沙盤團輔”,旨在通過活動向性格內向和有抑郁傾向的學生進行情感表達,情緒宣泄,增強了宿舍同學之間的理解與關愛。
對于如何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,李從戎主任說:加強心理教師隊伍建設,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;提高服務意識,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排查和回訪;形成心理“協同防護”合力,開展全員心理育人;創新工作形式,豐富教育內容,堅持育德與育心,預防與干預,線下與線上相結合原則開展工作,成為學生信得過、靠得住、離不開的知心人和貼心人。
田錄賢 李從戎